第70章 卫青的婚事(2 / 4)

汉武帝是我爹 木之琰 2994 字 2023-03-04

子今年才三岁,送来学习可能早了一点,不如再等两年。等他五六岁的时候,你再与我说一下,我帮他引荐来上学。”

赵婴齐闻言,大喜:“小人先谢谢公主了。”

【赵婴齐好感度:60。】

嚯,一下子就涨了这么多好感度。刘璃想到赵婴齐的身份,像是想到了什么,开口问:“你儿子叫什么名字?”

赵婴齐回道:“小儿名唤赵兴。”

刘璃轻轻一笑:“好的,我记下了。”

赵兴啊,如果她没记错的话,这应该也是一个南越的国君吧,好像还是南越最后一任国君。

因为在赵兴之后,南越国便被汉武帝给灭国了。但是具体的灭国原因,刘璃记得不太清楚了。

从太学回到未央宫里,刘璃抚着咕咕叫的肚子,却没有在未央宫里瞧见刘彻和阿娇。找宫女问了一下才知道,帝后去了宣室殿议政,还没有回来。

已经接近晚饭点了,还没回来吗?难道又发生了什么事情?

刘璃只好先回自己的寝殿,先吃几包零食垫垫肚子,然后又将今天的课业拿出来瞄了一眼,算是已经学习过了。

一直到天快黑了,阿娇和刘彻才从宣室殿回来,他们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饭。

刘璃观察刘彻的表情,似乎有些不开心,她一边吃一边问:“在宣室殿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了吗?”

阿娇给刘璃夹了一块肉干,然后说道:“之前册封的中郎将唐蒙回来了。”

刘璃眼前一亮,就是和“西南丝绸之路”息息相关的中郎将唐蒙?!她连忙问:“他回来不是好事吗?为何父皇看着不怎么高兴的样子?”

“确实是好事,夜郎国愿意归顺大汉。”阿娇说道:“但是夜郎国距离大汉很远,就算他们愿意归顺大汉,统治他们可能也会不方便。”

刘璃点点头:“确实。”

“所以刚才在宣室殿讨论,到底要不要收夜郎国的时候,众位大臣们的意见就发生了分歧。”阿娇的语气有些无奈:“大部分的人都觉得,不应该收夜郎国。”

然后刘彻就不高兴了。

刘彻挑眉看向女儿,问道:“阿璃你是什么意见?”

刘璃道:“当然要收啊,怎么能因为路途遥远,交通不方便就放弃呢?”

刘彻听到女儿支持的言论,脸上的表情总算有了回转,心里想道:这才不愧是朕的女儿,想法简直和朕一模一样。

而刘璃其实也并没有想这么多,主要是因为历史的汉武帝收了夜郎国,并且在夜郎国境内设立了郡县,将夜郎国地界纳入了大汉的版图。

古时候的夜郎国地域是非常广袤的,在未来的话,应该位于贵州中西部还有四川、云南的一部分地方。

综上刘璃认为,夜郎国必须要成为大汉的国土。

“既然想要更好的统治夜郎国,那就要考虑好,要用什么办法去统治了。”阿娇想到刚才臣子们争论的话题:“毕竟那儿距离长安实在太远了,而且周边小国也很多。”

之前天子册封唐蒙为中郎将,让他带着大汉的粮食、布匹等等一些珍宝出使夜郎国。唐蒙向夜郎国的国王展现出大汉的财富实力和军事实力,以劝说夜郎国归顺于大汉。

一开始夜郎国的国王觉得自己的土地很多,人口也不少,不见得比大汉差,所以拒绝了唐蒙。但是抵不过其他臣子和周边小国的意见,他们贪图大汉精美的丝绸布帛,又觉得从大汉到夜郎国的路途遥远,于是就答应了唐蒙的盟约。

如今唐蒙回来汇报这件事情,大臣们的意见却又不统一了。

事情听到这里,刘璃总算明白了“西南丝绸之路”的意义了。她缓缓的开口道:“既然路途遥远,那我们就先修路!直接修建一条能够打通夜郎等国的道路,这样不就可以了吗?”

刘彻“啪”的一下将手中的筷子放在桌上,脸上的神情又惊又喜:“好,阿璃的想法竟然和朕不谋而合!”

其实之前在宣室殿的时候,刘彻就想提出修路这个法子的,奈何当时碍于身份,他没说。

没想到现在却从女儿的嘴里听到了,刘彻心中实在是惊喜。

阿娇因为他们说修路的法子而皱眉:“你们可知道从蜀地一直修路去夜郎国,需要耗费多少人力和钱财吗?且不说这些,巴蜀两地之间的路途就十分凶险,那边基本全是山脉,这要如何修路?就怕到时候,民声载道怨声四起。”

其实阿娇的这个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,刘璃以前去四川成都旅游过,在未来社会四川那边还有很多险要的山脉呢,更别提是现在了。

就连唐代的大诗人李白,不是也写出了“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!”这样的诗句来感叹蜀地地形的复杂吗?

可难道要因为修建这条路付出的代价巨大就不去做了吗?历史上的汉武帝为了修建这条路花了几十年的时间,最后终于成功了。